时间:2016.7.29 来自:泰宁科创 编辑:T
最近几个月来,全国各地遭遇大雨,大雨过后就“看海”已成常态。城市内涝成了各省面临的老大难问题,“海绵城市”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一剂良药。
所谓“海绵城市”也可称为“弹性城市”,就是通过合理的规划和一系列的建设,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干旱时能吐水,涝时能吸水。使城市具有适应自然灾害和环境变化的“弹性”。
“海绵城市”顺应了我国城镇化的战略需要,也给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据住建部统计,“海绵城市”的建设每平方公里1-1.5亿元,未来会拉动投资4000亿元每年。目前,国家已经批准了2批,“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预估2020年,将带来1.4万亿的投资,2030年回增长到5.7万亿。
“海绵城市”不仅需要创新的理念,还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2015年,第一批“海绵城市”试点中,其中常德完成36个项目80亿;池州117个项目,221.62亿元。由此可见,政府远远无法补齐巨大的资金缺口,需要借助社会资本以PPP的模式来推动“海绵城市”的建设。
PPP的模式让“海绵城市”的建设充满活力。在“海绵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政府可以让具有技术性的企业和联合体用竞争性的方式,承接“海绵城市”项目。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让社会资本参与建设。
PPP的模式已存在不足。第一,PPP的模式无论项目的大小,都有流程过于复杂,环节过多,时间成本较大;第二,各地方财政能力各不相同,需要中央财政的补贴。第三,“海绵城市”无论从技术上,还是在规划上都缺乏相应的经验。资本介入有一定的风险。
因此,政府还需对“海绵城市”的建设进行研究和支持。还应设置宽松的条件,鼓励强强联合的方式参与项目的建设。这样,PPP模式就会换发活力,积极的推动“海绵城市”的建设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