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8.1 来自:泰宁科创 编辑:T
几个月以来,全国各地遭遇暴雨的侵袭,各城导致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湖北武汉也是洪水围城,交通瘫痪。
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忽略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完善,城市本来抵御自然灾害的功能逐步丧失。网友们不断把国外的抗水神器、古代的排水系统与今天的排水系统做对比,表示对政府行为的不利。
近几年来围湖造田,导致城市抵御洪水的能力大大降低,1998年的“世纪大洪水”之后,政府决定“推湖还田”,但把已经建成的建筑还原成湖泊,执行难度大,时间长。当洪水来临,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就不可避免了。其中原委与人为因素,脱不了干系。
早在去年,武汉就入选成为第一批“海绵城市”的试点,“海绵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对降雨进行“净化、吸储、渗透”调节水循环,补充地下水。干旱时又可以释放出来,加以利用。
以前,政府通过大工程或者集中式管理服方式,想一劳永逸的解决洪水问题。但从实际看来这样的方法没有奏效。而且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相比之下,“海绵城市”不再强调人定胜天的思维理念,而是通过遵循自然规律、充分发挥自然主体的优势来解决洪水难题。
实际上,“海绵城市”的建设从来都不是政府单方面的投入就能成功的。就资金而言,“海绵城市”的建设费用就要占到整个城市建设的20%,由于历史的问题,有的城区可能这个比例更高,资金规模达到数万亿以上。建设资金需要社会资本和政府以PPP的模式合力补全资金缺口,并以政府采购和政策补贴的方式解决项目过程中的困难。
要让民众不再中心城市“看海”,不再一次次的调侃中丧失信心,需要民间资本与政府之间形成合力,加快“海绵城市”建设的速度,消弭民间的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