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海绵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海绵城市 > 最新动态

北京经开区已建成240个类海绵城市项目

   红色的健身跑道、平坦的绿地、多彩的枝叶……时至深冬,北京经开区博大公园亮丽的景色,依然吸引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游园赏景,这座区内的街心城市公园,不仅是群众休憩、游玩、健身的乐土,更是一个大型的“海绵城市”项目。 

 

  所谓的海绵城市,就是通过水土保持设施的建设,在雨汛高峰期收集雨水,雨后合理利用收集的雨水,用于植被灌溉。如海绵一样,一吸一放之间,降低雨汛造成城市内涝的风险,节约水资源。博大公园的位置比周边的道路低了4米多,因地制宜地设置了透水铺装、植草沟、碎石下渗带、下沉式广场、雨水花园、雨水桶、蓄水池等海绵设施,雨汛期间周边的雨水很自然地就会流入湖中,人工湖的中心位置有防渗处理,雨水汇集到下渗区内反补城市地下水。而这只是经开区“十三五”期间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典型。

 

“十三五”期间,国务院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面对国家就海绵城市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北京经开区在“十三五”期间,通过分区配湖、全程控污等方式,建设“绿色海绵、智慧海绵、科技海绵、宜居海绵”,当前区内已建成7个公共空间类海绵城市项目、240个地块类海绵城市项目。

 

在北京经开区240多个海绵城市项目建设中,在河道建设蓄滞洪区,逆转了区域防汛的地理“先天不足”;将区内进行雨水分区,在大约半径2-3公里内,配备一个人工湖,既有景观效应、在暴雨来临之际排涝雨水,又能进行资源化利用;引导企业园区、居住区建设雨水花园、集雨池塘等海绵城市项目。

 

与博大公园一样,在通明湖公园建设中,海绵城市项目是重中之重。“十三五”期间,北京经开区对通明湖进行了整体清淤,深挖达1米左右,同时将公园中低洼内涝的草地改造为大型雨水花园或植草沟,让雨水层层渗透净化后流入通明湖。从通明湖入口向内部走去,明显感受到地势渐行渐低,普通湖的常水位都会比较高,而通明湖被深挖,这样就有了2米左右的调蓄水位,平时看景、汛时调蓄。据介绍,通明湖蓄滞洪量可达70万立方米,行洪河道水位上涨,路东区雨水排到其中起到蓄滞洪水的作用,提升全区防洪能力,收集的雨洪还将资源化利用。通明湖的建设,也令经开区提前两年达到了北京市海绵城市关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要求。

 

据统计,通过“十三五”期间海绵城市的加快建设,北京经开区早在今年汛期之前就实现了全区35%的面积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远高于北京市11.3%的水平,提前达到了全市2020年工作目标。而全区每年雨水收集利用量高达160万立方米,主要用于植被浇灌、补充景观水。经开区全区“大海绵”在吸收释放之间,提升了防汛能力,同时为生态环境建设增添了亮色。“下点小雨出门不湿,大雨街上也没见积水。”这是如今经开区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的真实写照。

 

在经过前期的摸索后,海绵城市试点区域在追求面的延伸之外,北京经开区还对储存的水质改善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接下来,经开区还会推动非试点区的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重点对亦庄新城区域内大羊坊沟、红凤灌渠、凤河等片区规划进行提升。亦庄新城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将全面落实精细化管理,注重把管理理念内化在整个城市的各个阶段的建设中。同时,老旧小区改造要配套海绵城市改造,对于土地出让,也会将对海绵城市项目建设的要求纳入招拍挂的说明中。未来,亦庄新城也将致力于打造更加生态和谐、自然宜居的现代城市环境。 

首页海绵城市系统中心产品中心经典案例新闻资讯服务与支持关于我们经销商政策海绵研究院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