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南宁成为中国第一批16个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城市之一,自那之后,当地已累计完成投资82亿元人民币,实施了100多项海绵化改造项目,覆盖了水生态修复、公园绿地、道路广场、公共建筑、居住小区和排水管网六大类型。而海绵城市实现的“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建设效果,已经让更多的市民切身感觉到。
近日,51家海外华文媒体在“‘行走中国·感知五年’2017海外华文媒体聚焦广西向海经济新篇章”活动中,深刻的感受到了南宁这个城市的发展变化,尤其是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升,都要归功于近几年南宁大力推动的海绵城市建设。
海外华文媒体记者在青秀山风景区感受南宁的生态美。(俞靖摄)
2015年4月,南宁成为中国第一批16个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城市之一,自那之后,当地已累计完成投资82亿元人民币,实施了100多项海绵化改造项目,覆盖了水生态修复、公园绿地、道路广场、公共建筑、居住小区和排水管网六大类型。而海绵城市实现的“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建设效果,已经让更多的市民切身感觉到。
南宁青秀山兰园海绵城市建设工程
说到南宁海绵城市,就不得不提泰宁公司承担建设的那些海绵项目及其建设效果。
南宁竹排冲河岸绿化带“海绵化”改造
☼ 1、改造前问题: 竹排冲河道周边的市政道路、河岸绿化带及园路、周边小区雨水均通过管道或地面坡度就近排入河道,降雨时河道收雨水面源污染较为严重。
☼ 2、海绵城市技术措施:
☼ 3、改造效果: 道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5%,可实现26mm的降雨不排入竹排冲河;道路10mm的初期雨水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悬浮物(TSS)去除率达到70%,进入竹排冲河的雨水水质大大改善。
南宁规划展示馆“海绵化”改造 ☼ 1、改造前问题: 由于雨水收集池仅收集屋面雨水,收集效率较差,地面大面积的硬化铺装通过区域内设置的边沟、雨水口排入地面管网,核算现有区域雨量外排径流系数约0.4。
☼ 2、海绵城市技术措施: 屋顶花园、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渗透铺装、植草沟、生态停车场、生物滞留池、雨水花园、景观水池等等。
☼ 3、改造效果 建设区域内90%以上的下垫面雨水径流,均进入绿化带,通过各种绿化面积排除,结合末端雨水收集池,改造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从40%提高到了78%,全年收集可利用雨水资源9500立方米。
南宁白沙大道“海绵化”改造 ☼ 1、改造前问题: 白沙大道后排硬化面积通过地面汇集后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道,绿化标高高于硬化铺装。
☼ 2、海绵城市技术措施:
☼ 3、改造效果: 建设区域内95%以上的下垫面雨水径流,均进入绿化带,通过各种绿化面积排除,改造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从42%提高到了84%。
南宁滨湖广场“海绵化”改造 ☼ 1、改造前问题: 市政广场以硬质铺装为主,周围少量方格形状的树池和绿地,整体排水坡度坡向南湖,雨水直接排向南湖。绿化景观采用的是高尔夫景观的设计理念,绿化形成自然起伏的“微丘地形”,有好的海绵条件,而没有发挥海绵的功效。
☼ 2、海绵城市技术措施:
☼ 3、改造效果: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0%,道路10mm的初期雨水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悬浮物(TSS)去除率达到70%,为南湖的水质起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
南宁青秀山兰园“海绵化”改造 ☼ 1、改造前问题: 由于游览道路竖向标高变化较大,局部道路出现低洼,积水的现象,且雨水径流携带的污染物使区域内的水体水质下降。
☼ 2、海绵城市技术措施:
☼ 3、改造效果: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0%,可实现30.6mm的降雨不外排;道路10mm的初期雨水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悬浮物(TSS)去除率达到70%,进入兰湖的雨水水质可达到地表水III类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