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习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指出加强建设海绵城市,到2016年第二批试点城市公布,经过将近三年的政策预热,海绵城市市场需求被高度识别,市场开始逐步释放。
明确了总体目标。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要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这一政策是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了海绵城市需要完成的建设目标,从而带也动了交易结构、供给结构的变化。
此外,住建部2015年发布的《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要求各地抓紧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并明确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的具体内容。启动试点工作。2015年1月,多部委联合发布《关于组织申报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通知》,截至目前,两批共计30个试点城市公布。据E20研究院统计,试点城市建成区面积约占全国总建成区面积18.6%,从试点城市单体项目完成情况来看,已落地工程项目占比达23%、已完成投资额占比达31%。
当前海绵城市发展前景良好,政策加码,海绵城市自上而下正加速推进。中央及各部委政策密集发布确定方向,各地方政府出台海绵城市建设指导意见加速执行。自国内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开始申报以来,各省表现出远高于去年的火热程度,目前有超过20个省市发布推进“海绵城市”的相关规划,并启动超过数千个项目,全国16个试点城市拟投资金额超过1300亿元。
在一系列需求政策的推动下,海绵城市巨大的市场空间已经逐渐显露。据E20研究院预测,十三五期间,海绵城市市场空间将达1.4万亿;到2030年,海绵城市市场空间将达到约8.1万亿。
目前我国新城区建设依旧火热,如果以2001-2014年年均1952平方公里的速度计算,2015-2020年期间,我国新城区开发面积累计增长量将达11712平方公里,也就是说到2020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有望达到62000平方公里,相应的海绵城市市场空间也会扩容至6.5-11.2万亿元。
初识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资金来源
海绵城市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三个渠道:一是国家对试点城市采取一定三年的资金补助;二是社会资本通过PPP形式参与到项目建设中;三是从国家层面对海绵城市建设予以政策性金融支持。
从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来看,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是这一政策在交易方式上的亮点之一,强调PPP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第一界面的主要运作方式。理顺投融资机制。
海绵城市交易侧
从目前统计到的海绵城市市场化项目来看,项目类型以水环境治理、雨水收集利用为主,约占47.2%。海绵城市的项目在实际操作中,商业模式多采用PPP的方式,但由于海绵城市体量庞大,项目在运作时常被拆分为多个不同模式下的单体项目,单体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在6%-8%之间,项目期限通常为8-30年。
水环境治理、生态治理、信息化管控平台、棚户区改造及新旧小区建设、城市道路与管网五大领域的项目被称为“真”海绵城市项目,而这类项目也或将成为未来海绵城市市场化项目的发展趋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落地的“真”海绵城市项目占总项目比例的12%,投资金额区间在11亿-50亿之间。
海绵城市供给侧
供给方面,在海绵城市产业链上存在着建筑服务商、环境综合服务商和园林、景观、修复服务商、信息化服务商以及设备服务商五大类企业。这五大类企业共同为海绵城市的推动提供了资金、建设、运营、设备材料等方面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