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前问题 原设计屋面及地面雨水通过管道/地沟汇集后,通过博物馆周边6个市政接入口排出,未考虑雨水控制措施。原始场地竖向设计未考虑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绿化地面均高于道路,绿化未设置下沉式地形。
总体思路 (1)、建筑屋面排水断接,将建筑屋面排出管在接入地面雨水系统前截断,引入建筑和周边绿化带内,利用绿化的消纳能力,消除建筑屋面初期雨水。 (2)保留生态停车场及人行道渗透式铺装,增加渗透铺装下方排水盲管设施。 (3)局部改造车道硬质铺装/沥青地面排水组织,将侧面明沟的雨水引入绿化带内弃流、入渗,后期雨水直接溢流至景观水体。 (4)绿化带内微地形改造,改造局部地形,可承担绿化自身径流的雨水量。 (5)增加末端的调蓄水池,,通过渗透池、直接利用雨水池,满足总体控制指标要求。
技术措施及建设效果 博物馆海绵化改造由泰宁公司承担建设,主要采用下沉绿地,植草沟,缓冲渗透沉淀井,PP模块雨水收集池,雨水渗透池,渗透铺装等措施。改造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从58%提高到了75%,全年收集可利用雨水资源10030立方米。
树脂混凝土地沟建设效果
雨水花园、阶梯绿化建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