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由中关村数字建筑绿色发展联盟、成都市新津区投资促进局、成都市新津区天府牧山数字新城管委会主办,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中关村绿智海绵城市生态家园产业联盟、全联房地产商会数字城市分会协办,成都新津数字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数字化赋能智能建造,助力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研讨会聚集了来自建筑行业的20余位会员企业的领导和专家现场参会。研讨会以数字化赋能智能建造,助力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与会领导和专家共同交流了新型智慧城市及智能建造数字化的最新进展,探索新时代智能建造的新方法、新思路和新趋势。
研讨会上,中关村数字建筑绿色发展联盟秘书长刘刚发表致辞,成都市新津区数字经济中心副主任周杰、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李洁、中关村绿智海绵城市生态家园产业联盟理事长潘晓军、博锐尚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窦强、北京建谊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蒲育强、北京和能人居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刘云龙、全联房地产商会数字城市分会执行秘书长李靖、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城市BU业务专家马莹等分别围绕新津区智慧城市探索与实践、有机结合产学研用提升智慧城市产业的创新发展、智慧海绵城市的设计、智能建造中面向运维的数字孪生平台构建方法及案例、数字化赋能建筑产品智能化、如何筑牢城市数字底座等主题演讲分享。
刘刚秘书长在欢迎致辞中指出,2022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选定了成都市等 24 个城市开展智能建造试点。近日,四川省第三批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名单公布,其中新津区被选定为第三批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城市。智慧城市发展是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和协作,共同探索与智慧城市领域业务优势企业生态合作,一起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发展。几年来,中关村数字建筑绿色发展联盟以探索和打造数字家、数字建筑、数字园区、数字新城示范为抓手,凝聚产业优势力量,整合产业优质资源,通过产业融合推动建筑产业创新发展、智慧发展。希望本次会议为建筑行业新阶段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共同探讨新型智慧城市数字化智能建筑的新方法、新思想、新目标,期待和更多的伙伴一起推动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用数字化赋能智能建造,共同助力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
周杰分享了成都新津“物理城市+数字城市”双开发探索与实践经验成果。新津围绕“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在天府牧山数字新城开展“物理城市+数字城市”双开发试点,引入了各通讯运营商开展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与联通数科、华为、广联达等头部企业的合作,开展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生活等创新实践。其中,新津与广联达联合开发了“建管通系统”,实现了“用地需求一图清”、 “报规报建一模通”、“企业诉求一键服”、“数据资源一网享”,打通了企业服务平台与城市数智中台,实现了智慧城市政府引导、企业共建。新津创新组建了新津数科集团,通过开放数字城市、数字乡村、数字园区等场景,引育云天励飞、广联达等生态企业开展联合创新,深入探索县域数字化转型路径。“物理城市+数字城市”双开发模式已在成都新津天府牧山数字新城深入实践,片区已引入广联达CIM+联合创新研究院等产业化项目。未来,新津还将继续探索“物理城市+数字城市”双开发。
李洁表示,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改革、产业升级、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5G、AI、物联网、数字孪生、产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引领相关产业朝着走深向实、协同布局、社会与生态共赢的方向发展,为智慧城市建设带来新的机遇。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一直着力于整合行业内的上下游企业,构建行业生态链,推进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提升智慧城市产业的创新发展。
潘晓军认为,智慧海绵城市是智慧城市建设理念中最基础的智能建造,在中央提出大力发展海绵城市、国务院办公厅2015 年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大背景下,绿智海绵城市生态家园产业联盟联合产业链各领域中坚力量,搭建涵盖政、银、产、学、研、用的综合性海绵城市建设服务平台,从雨水综合利用、低影响开发、再到海绵城市建设,创建可持续性发展智慧城市,共同缔造绿色生态家园,推进中国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窦强博士认为,在智能建造中,建筑运维要实现真正的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是建筑内的各类数据,并让这些数据价值得到释放。第一,要建设整个建筑的数字孪生体。第二,利用数字孪生平台线上集约化管理海量数字孪生体,经标准化的业务处理形成可共享的数据服务,为各类应用提供设计、开发、部署、运维全链路服务。第三,在此基础上搭建出能源管理、安全管理、风险判断、预防性维护等应用,而这些应用就是数字化最终产生价值的落脚点。博锐尚格在建筑运维数字化领域已经深耕了10多年,在未来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上,将利用建筑运营数据标准+AI等技术,最终完成在役建筑运营模式的数字化转型,为建筑运维创建更广阔的数字化应用前景。
蒲育强认为,建筑产业的发展模式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拐点,现在要创新性地走出一条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模式,用“数”赋智,用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施工,借助建筑产品的虚拟建造,实现工程建造服务的数据封装,进而重塑建筑产业的协同流程、缩短产业协同周期。建谊集团创建的工业互联网建筑产业平台(铯镨),围绕建筑产品全生命周期模型,形成一个集载全部要素数据的产业链闭环,实现“用数赋智”, 推动建筑产业迈向更高效、更智慧的发展。
在装配式钢结构的实践方面,建谊集团借助铯镨平台赋能使钢铁产业与建筑产业深度融合,实现标准化设计达90%、人工用量降低50%、产业效率提升50%、建造周期缩短50%、综合造价降低20%的目标。
刘云龙表示,用新兴科技信息手段为建筑业企业赋能,促进建筑数据充分流动,建设过程能效提升,建筑业中的数字化装配式装修将推动产业升级。和能人居建设了面向全行业的产业互联网的装配互联平台,实现了从制造向前端追溯,形成数据来源,进而形成数字化系统,完成BIM建模的同源闭环数据全链路流转,实现了“厂场”互联的装配式装修数字化全景。
马莹表示,打造智慧城市需要数字城市的新基建,关键要以CIM数字底座基础平台承载,并将BIM+3D GIS+IoT等技术有机融合起来,而其本质是形成一个动态的、可持续的、不断生长的城市数据中台。基于这样的中台,就能不断向上支持多元场景,最终在各个城市整合成为城市大脑,为我们运营中心、决策中心、调度智慧中心服务。广联达有数字孪生落地成果——广阳岛智慧生态案例,利用数字孪生的理念,构建EIM生态信息模型体系,实现对生态建设治理的全周期一体化管控,回溯过去、记录现在、分析推演未来,推动开展生态新规划、生态新治理和生态新服务,从而实现生态治理建设可视化、可量化、可优化的高质量发展。
朱溢镕认为,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多年以来,广联达以科技赋能教育、动态链接产业、高效信息共享、人才数据融合为宗旨,紧密持续地跟进引领时代发展的数字化技术和资源,与院校共同构造“人才共育、资源共享、专业共建、师资共培、课程共设、教材共编、就业共助、项目共研、管理共治、质量共评”的产业学院“1+1+N”培养模式,以高质量的数字化人才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建筑行业智能建造和智慧城市领域技术水平和人才队伍建设水平的提升和创新。
李靖表示,智能建造是引领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的前沿赛道,与其他产业、行业融通发展潜力巨大,智慧城市是人工智能、智能建造等领域产业和技术创新融合发展最富有活力的应用场景,因此智能建造与智慧城市的结合具有广阔空间。这些创新融合的领域因为跨度大更需要联盟协会发挥平台的作用,也需要在新津这样创新基因的区域进行合作,培育示范,探索新业态新模式。 参加研讨会的嘉宾还有: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数字智能研究中心总经理李珂、北京广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玉芳、诚壹资本创始合伙人刁程远、北京和能人居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刘云龙、北京博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运营中心总经理韩静霆、中关村海绵城市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赵金、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发展研究部主任李萍、北京建设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赵思敏、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建筑研究院部门总监宋银灏、广济惠达投资管理(天津)有限公司专业总监李名威、北京理正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刘颖、苍穹数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元媛、博锐尚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宋爽、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字教育BU高级咨询工程师王巨福、天府数字科技(北京)创新中心负责人王菁。 成都市新津区数字经济中心副主任周杰在会议总结时表示,感谢与会嘉宾的畅所欲言,期待在此次良好开端的基础上有更深度的合作交流,并诚挚邀请与会嘉宾到新津实地考察,希望双方擦出更多的火花,携手前进,共同发展,为数字中国和智能制造、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共同做出努力。